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 独家 > >> 内容页

【西方文艺理论】文化研究-布迪厄的《艺术的法则》

2023-08-08 19:06:10 来源:哔哩哔哩

如今的文艺理论无法回避“(泛)文化研究”,但这和文学专业有何关系呢?文化研究究竟在研究什么呢?

文化研究兴起的背景、问题域?

艺术场域的动态构成?理解艺术活动的意义?


(资料图片)

文学场理论的旨趣和局限性?

文化研究理论的兴起和文学研究的文化转向

文化研究指的是20世纪60年代的英国文化研究,后来扩张到欧美诸国……但实际上早在20世纪初的文化社会学(马克斯·韦伯)那里就可以溯源。

文化社会学研究文学研究提供了广阔的社会文化平台,早在20世纪,以文化为主要讨论对象的学派就有后现代、后殖民、新历史、女权话语等学派,泛文化研究可以说是20世纪文论思潮的主角。

大体来说可以把文化研究分为3个版块:

——德系,法兰克福学派(阿多诺和马尔库塞),以哲学角度审判文化工业的成因,坚持精英主义立场批判之,但没有对那些文化现象进行具体解剖;

——英系,伯明翰学派(霍尔)关注和精英文化对应的大众文化,也就是工人、青年、性别身份和亚文化的内容,也因此存在指涉过泛之嫌疑;

——法系,文化研究学派(福柯、布迪厄、鲍德里亚),这些人注重把理论应用到一些微观的社会分析。

文化研究,本质上来说,共有五种倾向:

当代、

大众、

边缘、

社会、

跨学科(该五维来自于《文化研究读本》罗钢、刘向愚主编)

可以说,文化研究具备扭转文学研究过分注重内部倾向的作用,因此具备了独特的价值诉求,正如在这一系列笔记再三强调,是对当年形式语言中心主义的拨乱反正。

文化研究的主要研究领域(问题域):

文化研究的学术史(理论的起源和范式梳理)

文化政治研究(身份政治、差异政治、话语权力)

消费文化研究(购物心理、商品形式、营销策略和消费主义)

传媒文化研究(电视文化、电影文化、手机文化、网络文化、广告文化、视觉文化)

大众文化研究(青年亚文化、同性恋文化、女性文化、底层文化)

流行文化研究(时尚、流行乐、流行美术、服装)

休闲文化研究(健身文化、美容文化、旅游文化、娱乐文化)

文化工业和文化产业研究(文化产业政策、生产线、运营模式、资本)

以上品类还相互交叉,构成了极其复杂庞大的问题域。

……通常来说,文学研究应该是和泛文化研究无关的,但,如果不受制学科规范的话,泛文化的思路其实对文学研究自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一方面,如今的文学创作者已经有了屈从于市场的嫌疑,为了便于改编使用大量的对话,把叙事技巧和人物塑造搁置一旁,(这就是为何现代文学作品也不再称为“作品”而被称为“文本”)另一方面,引入文化研究也能发现更多的权力、资本、场域等现实的问题。

布迪厄和“文化场域”理论

鲍德里亚和布迪厄(Bourdieu,1930-2002)是法系两位代表性的理论家,后者在如今崇尚专业的时代,以多方面的成就,多维度跨学科的视角(人类学、社会学、教育学、语言学、哲学、政治学、史学、美学、文学、艺术学)等问题,坚持了一种反思性的社会学立场,给我们敞开了观察现实的窗户。

《艺术的法则》是他晚年文艺理论著作,是布迪厄用社会文化实践论观照艺术的范例之作。

【对艺术场的分析】:这是布迪厄的核心理论,主要揭露文学场的权力斗争,这种思路一改往日对文学加以赞颂、肯定的立场。

布迪厄是反结构主义者,他否定了索绪尔的结构主义语言观,认为“创造语言不是为了分析,而是为了(在场中)更得体地说话”。

【场/场域】布迪厄最重要的术语之一:在高度分化的社会里,有大量具有相对自主性的社会小世界构成的,这些社会小世界就是具有自身逻辑和必然行的客观关系的空间。

场域、资本、习性构成了布迪厄场域理论的三大要素,但是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要素值得梳理——“权力”,权力概念从尼采到福柯都一直提到,它意味着一种支配行的力量和能力,不完全是个人的,是社会、历史和个体行的充分融合。

这个理论是一种微观社会学,也是一种动态社会学,它不是静态的、抽象的而是历史性的。

布迪厄的艺术社会学研究,把权利之间的支配和被支配关系放置在特定的场域之中,从而具有了微观社会学的特色,他提示说,艺术场域永远充满着竞争,斗争构成了历史和时间性。

发展的三段(略读)

①在场的自主性(自身自主、艺术家的自主),19世纪的法系文人选择依附权贵或拥抱市场,或者是专精艺术;

②双重结构(文人身份和知识分子身份),以左拉来说,以下层出身进入文学界后,又在德雷福斯事件当中发表檄文作为知识分子介入政治场,无疑是以文学换取政治的身份结构利益;

③象征财产市场(商品/意义),生产商品的是文化生产,生产意义的是作品生产,这一点非常残酷,由于文艺通常并不和时代完全接洽,那些先锋性的作品往往难以得到及时的赏识,长周期的作品又难以得到维持,一个创作者一旦在某次连载或者类似持续性创作中失败一次,得到的就是“江郎才尽”的判决,短期的连续创作就是如此残酷……因此那种长期的工业化创作模式,虽然看似不思进取,却也保持着稳定的步态。不过,当艺术开始维持生计、重复自我、重复历史的时候,本质上来说,它就已经衰老了。

文学场的理论旨趣和局限性

对一个场域进行完整的分析要经过三个步骤:

①分析和权利场域相对的场域位置(参照物和参考系)

②分析场域中的相互关系(斗争状态)

③分析场域中独特的生存心态(习性)

这一套理论有一些值得重视的地方——

反本质主义(反对唯一定义)

综合性的方法论(从文艺的内外同时探索)

反思性的社会学立场(反对经验主体的固定化活动)

实证分析(援引大量资料来说明论证自己的观点)

知识分子精神(反抗文化霸权)

这些还只是泛泛而谈,实际上布迪厄的文化场理论给予了我们充分的启示,他在法语和英语世界的影响力都与日俱增,并在80年代成为引用率仅次于福柯的社会学家(老三是列维斯特劳斯),在本土的当代,也有研究者运用布迪厄的场域来探讨本土古代和当代文学的文化问题,取得了不少积极的成果。

局限性自然也明显,微观社会学导致分析非常繁琐(虽然这在20世纪法系理论反而是难能可贵了),过于繁琐的分析威胁主题,还有人认为这套体系只能应用于19世纪的法国文学场

此外,过度关注权力结构,这无疑是深受了馬克思的影响,但在分析非资本主义体系的文学场是否合适,就要作出更辩证的具体分析了。

关键词:
分享到:

Copyright   2015-2022 北方时尚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1034106号-50   联系邮箱: 55 16 53 8@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