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教师的评价主要包括教学评价和素质评价两个方面,强调参与互动自评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考试测验辩论答辩表演产品制作论文撰写。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师生评价方案2017-07-31 15:29:48 | #1楼回目录
师生评价方案
教师评价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南,以县校《课改实验方案》为依据,大力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理念,积极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改革评价的方式方法,改进评价的手段和工具,建立多元化、多样化的评价制度和评价机制,努力发挥评价是为了促进发展的功能,特制定本方案。
二、工作目标
建立“以学论教”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形成以教师自评为主,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综合评价制度,构建旨在促进教师不断提高与发展的评价体系,使教师在自我学习、反思、改进中不断提高,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能力的培养者,人生的收路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以及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三、主要任务
(一)转变评价观念,以促进发展为评价目的
1、破除惟“学生学业成绩”论教师工作业绩的传统做法,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指标体系。既以学生的全面发展状况来评价教师,又关注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与需要。
2、强调以“自评”的方式促进教师教育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积极倡导建立教师,学生、家长和管理者共同参与的,体现多渠道信息反馈的教师评价制度。重视教师在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中的主体地位。
3、打破只关注教师的行为表现,而忽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建立“以学论教”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强调课堂教学重在关注学生的的行为表现、情绪体验、过程参与、知识获得以及交流合作,使“教师的教”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学”。
(二)明确评价的内容和标准
对教师的评价主要包括教学评价和素质评价两个方面。
1、教学评价
(1)教学目标:即知识、能力、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2)教学设计;创造性地设计出使学习内容非常适合学生学习的经历、兴趣、知识水平、理解力和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
(3)管理学习环境:合理恰当地利用时间、设备、教材、媒体、校外学习资源等去营造和管理好学习环境,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时间、空间、资源。
(4)促进教学;会组织学生的讨论研究,能认识学生间的差异,并有相应的做法和措施鼓励全员参与学习,善于创设学习氛围,和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
(5)对学习的评价与指导。教师会使用多种方法系统地收集学生能力发展的数据,并善于分析评价数据,促进教学改进,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并向学生、家长、教师及决策人员报告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效果,帮助学生查找问题与困难,指导学法,制定改进与提高计划,建立信心。
(6)课程的开发。能拓展和延伸知识,整合知识,不拘泥于教材,多融合边缘学科,普于从生活实际和实践中以及学生的经历体验中汲取学习的素材和养料,使学生理解知识,增长知识,增强能力。
2、素质评价
(1)职业道德。爱心、正直诚实、公正、上进、奉献与热情,健康心态。
(2)学科知识。掌握概念正确,应用方法灵活,了解动态与发展,熟悉基本体例,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3)教学能力。具备良好的知识,并能将其通过精心计划的、有趣而有效的教学方式教给学生,能够通过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持续而有效地掌握学生的进步情况,并且采用有效和革新的措施来巩固评价的成果,拥有出色的学生管理技能,形成良好的纪律,建立积极的师生交往,体验积极的情感,赢得学生的尊敬,能够激励他们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和超越自己。
(4)文化素养。热爱自己,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获取新知识的意愿,能够主动地从实践中不断总结、学习新知,具备基本的百科常识和生活常识,能够较为自如地应付日常生活的需要,并可灵活地在各知识点间建立联系,对祖国文化的了解和热爱,熟练掌握祖国文字,具备较高的礼仪水平。
(5)参与和共事能力。能参与学校、教研组及本学科的发展规划,并提出可行性的意见和建议,要参与制定和实施同事们的专业进修计划,能与家长、学生、同事建立良好的关系,在同事中有好朋友。
(6)反省与计划性。制定并有效地实施个人发展计划、工作计划(包括月、学期、学年),并具有随环境变化的调整能力,计划制定中能考虑年龄、性别、学生班级特点及有关人员的意见和建议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建立反省习惯,(可分天、周、月、学期等形式),在反省结果和下一期计划之间应建立联系。
(7)具备讲、写、画、操作和实践的能力。
(三)评价原则
1、注重过程。2、促进发展。3、强调综合。
4、重视质性。5、主张多元。6、提倡多样。
(四)评价的方式与方法
1、评价方式以“自评”为主,兼顾生评、家长评、师互评、管理者评相结合。
2、主要方法
(1)检查教师的各种教学材料和文件。
(2)观察教师的课堂教学—听课。
(3)调查问卷。
(4)教学日记。
(5)周期性工作总结。
(6)自查量表。
(7)自我分析表。
(8)访谈与座谈。
(9)公开课。
(10)教科研活动。
(11)自查报告。
(12)家长开放日。
四、保障措施
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把评价工作当作课程改革的“重头戏”来抓。
2、建立组织,明确责任,确保实施。
3、认真收集分析反映教师教学和素质发展的资料和证据,明确其改进要点,帮助制定改进计划。
4、依据教师的个人特点,利用迁移的原理或激励方式,因地制宜的进行指导。
5、努力为教师提供培训和自我发展的机会,促进教师不断改进和提高。
五、组织机构;勃利四中教师评价工作领导小组
学生评价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深入理解,贯彻课改精神,推动课改活动进程,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理念,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丰富评价方法,改进评价手段,完善评价实施过程,建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发挥评价的激励与功能,故制定本方案。
二、实现目标
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身心健康,有知识,有能力,、有纪律的创新人才。
三、具体工作
(一)实现认识的转变
1、淡化甄别与选拔,重视发展,实现对学生评价功能的转变。更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方法,以及与之相位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
2、关注个体差异,重视综合评价,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从过分关注学业成绩逐步转向对综合素质的考查,以适应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
3、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强调质性评价,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从过分强调量化逐步转向关注质的分析与把握。
4、强调参与互动,自评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被评价者从被动接受评价逐步转向主动参与评价,改变以往以管理者为单一主体的现象,建立由教师、学生家长、管理者,甚至包括专业研究人员共同参与的交互过程,体现教育过程逐步发展的民主、人性化的进程。
5、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注重过程,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从过分关注结果逐步转向对过程的关注。只有关注过程,评价才可能深入学生发展的进程,及时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遇到的问题,所做出的努力以及获得的进步,这样才有可能对学生的持继发展和提高进行有效的指导,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才有真正发挥作用。
(二)明确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
1、学科目标。学科目标以各课程标准为依据,各课程标准已列出学科学习目标和各学段应达到的标准,并提出了相应的评价建议,评价应结合标准进行。
2、道德品质。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遵纪守法、诚实可信、维护公德、关心集体、保护环境、自信、自尊、自强、自律、勤奋;能对个人的行为负责,表现出公民所应具有的社会责任感等。
3、学习能力。有学习的愿望与兴趣,能承担起学习的责任,能运用各种学习策略来提高学习水平,能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反思,能把不同的学科知识联系起来,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具有初步的探究与创新精神等。
4、交流与合作。能与他人一起确立目标并努力去实现目标,尊重并理解他人的处境和观点,能评价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能综合地运用各种交流和沟通的方法进行合作等。
5、个性与情感。对生活、学习有着积极的情绪体验,拥有自尊和自信,能积极乐观地对待挫折与困难。表现出勤奋、独立、自律、宽容和自强不息等优秀的个性品质。
(三)评价原则
1、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不仅关住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
2、重视采用灵活多样、具有开放性的质性评价方法,而不仅仅依靠低笔考试作为收集学生发展证据的手段,关注过程性评价。
3、考试只是一种评价学生的方式,要将考试和其它评价的方法,如开放性的质性评价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描述学生发展的状况。
(四)评价方法
1、自我评价、教师评、同学评价、家长评价。
2、考试、测验、辩论、答辩、表演、产品制作、论文撰写。
3、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有机结合。
4、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
5、多层次、多角度、多侧面全方位评价。
6、运用成长记录袋这种质性评价方法。
四、组织机构
组长:刘英
副组长:姜利
组员:王作学苍洪波赫荣梅全体班主任
勃利四中
2005年1月1日
平原小学课改师生的评价方案2017-07-31 15:30:02 | #2楼回目录
平原小学课改教师的评价方案
依据课程改革教育教学理论,构建一个课改教师的评价体系,以克服过去那种“以教论学”的传统的教师评价模式和理念,推动当前的课程改革实验,开创课程改革的新局面,是当前课改的重要内容之一,也是每一个教育工作者和管理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因此,我校根据实际情况,初拟了一个课改教师的开放性、多元化的评价方案,现正在初步实施。
一、教师自我评价方案
教师自评是主要倡导的评价形式,也是教师评价中最重要的措施之一,它能促进教师教学能力的提高和专业素质的发展。学校管理者可依据课程改革的理论和本校的师资情况,拟定出A类和B类评价内容和标准,每个教师可根据自己教育教学素质和教育教学能力两个方面的内容,以及自己所教学科的特点,找出自己的发展优势和不足,然后把拟定出的改进要点和改进计划,作为C类的评价内容和标准,形成一个教师自我分析表。比如:在教学能力方面的教学目标中,学校把“教学目标”定为A类目标;将“把学生培养成学习型的学习者”作为B类目标;教师也可把对学生的尊重、让学生有发言权、培养协作精神、关注学生思想行为方法和社会价值观念的发展作为C类目标。同时教师还
要注意在教学发展中,利用不同方式写出教学发展体会、教学日记、周期性总结等形式的自我监控总结材料。
二、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方案
学生作为教育的对象,是教师教育教学活动的直接参与者,他们对教师的教育教学活动有着最直接的感受和判断。因此,教师首先要打破“师道尊严”的局面,让自己和学生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然后,通过学校管理者向学生定期召开学生评价教师的座谈会(一般每学期两次专题会),作为定性评价;与此同时,教师自己还要不定期地召开学生专题座谈会(每学期不得少于四至五次),作为灵活性、过程性评价;学校还在校内设立学生评价教师教学专题信箱,让性格内向、不敢在教师面前评价教师的学生,通过写信的方式,敞开自己的心扉,说心里话。我们一般一周开一次信箱,一月一总结,也可设计学生问卷,让学生通过纸面答卷的形式,完成对教师的评价。
三、家长对教师的评价方案
学生家长作为学生的父母和教育投资者之一,自然十分关心自己孩子在校受到什么样的教育。促进家校协同也是学校教育的重要职责。因此,家长评价教师是家长的一项权利,也是促进家长了解学校和教师,形成家校合力的有效途径。根据这一理论,学校定期召开学生家长会,征求家长对学校,特别是对教师的评
价,每学年下学期召开两次;教师每学期要按时完成全班学生家访工作,及时了解孩子在家的表现和家长对教师的评价,并认真做好记录;学校每周规定一天时间作为学校家长开放日,让家长主动地、积极地参与听课、评课活动,了解老师的素质和教学能力;由学校和任课教师联合向家长发放调查问卷,让家长对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学习状况进行评价(可以在平时,也可以在家长开放日)。
四、教师对教师的评价以及学校管理者对教师的评价方案教师是一个学校的主导力量,教师与教师间彼此都比较了解,因此,教师对教师的评价是学校管理者对教师评价总结的最重要的参考内容之一。所以,在教师评价中,教师对每一位教师的评价,应是全面的、细化的和量化的。依据这一特点,我们每学期进行教师对教师的评价每学期期中和期末各搞一次,评价的内容包括一个教师的职业道德、教育观念的转变、先进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教学常规的落实、教改实验的进展、课堂教学的设计、改进与效果等。
学校管理者在操作评价中,首先要参与教师对教师的评价,与教师个人单独进行交流;在交流过程中,学校管理者要肯定教师的优势,指出教学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提高发展的建议。其次,学校管理者的重要任务是组织、协调、平衡和总结各个评
价主体的评价活动。再次,学校管理者要把平时的定性评价、定量评价、分解性评价、稳定性评价、过程性评价和灵活性评价等,在一个学期中,进行积累整合,形成一个比较客观的、实在的总结性评价的成果。
2016年9月黄村镇平原小学
平原小学学生评价方案
课改前,对学生评价存在的重要问题是:过分强调评价的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促进学生发展功能;评价指标单一,基本以书本知识为中心,忽视对实际能力、学习态度的综合考查;评价方法多采用纸笔方式,过于注重量化,学生基本处于被动地位;评价技术落后,过分关注对结果的评价,忽视对过程的评价等。这些问题严重地制约了素质教育的推进和新课改的进程。现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制定了学生评价方案,以达到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知识、能力、态度及情感的和谐发展的目的。
一、指导思想
贯彻实施新的课程标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对学生的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的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从单纯通过书面测验,考试检查学生对知识、技术掌握的情况,转变为运用多种方法综合评价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等方面的变化与进步。
二、评价原则
一是有效地促进学生的发展;二是重视定性评价;三是以鼓励、表扬等积极的评价为主;四是看重每个学生的个性差异,促进每个学生的健康发展;五是让学生、家长都来参与评价;六是
注重学生的实践创新精神。
三、评价的内容
评价的内容包括一般性发展目标:思想道德、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探究性学习和创新精神,学科发展目标,学科发展目标以各科课程标准为依据,并提出了相应的评价建议。
四、学生评价的工具——学生成长档案的形成
成长档案主要是收集学生作品的样本以展示学习上的进步,让学生或教师了解学生的发展过程,了解学生在每一个阶段掌握了什么,努力方向又是什么,它对于学生的自主性、反思能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一)学生成长档案的内容
1.学生基本情况,真实记录学生原有的各方面情况,用表格式记录。
2.学生的各科学习档案是学生成长档案主要内容,包括:①本学期掌握的知识和技能、兴趣。学生自我认识、自我评价。②目前最佳作品展观,包含生成过程。③实践创新活动的参与程度。④同学之间的观察和评价。⑤教师观察、评价及剖析.⑥来自社会、家长的反馈信息。⑦星级学生评雪以上各项均设计为表格形式。
(二)学生成长档案的收集方法
1.学科考试以成绩为基础的评价。
2.学生学习,工作样例。
3.对学生行为表现的观察,访谈与调查。
这些资料不但应涵盖学生发展的优势领域,也应涵盖被认为是学生发展不足的领域,这样才能为学生的发展建立全面、客观的资料档案,清晰描绘出学生成长、发展的曲线。
五、学生评价的实施——“四心”评语
(一)新课程评价以立足过程,促其发展为宗旨,对于评价过程,强调多元主体参与评价。
1.老师心中的我:根据学生各个时期的求知过程、探究过程和努力过程,形成多元智力评价,以及对学生的持续发展和提高进行有效的指导。
2.自己心中的我:提高了学生在评价过程中的地位,将评价变成了学生交动参与、自我反思、自我教育、自我发展的过程,对学生终生的发展都有益处。
3.同学心中的我:通过小组活动,让学生们积极展开讨论,使学生之间在相互沟通协商的过程中,增进了双方的了解和理解,形成积极、友好、平等的同学关系。
4.家长心中的我:使家长积极地参与到学生的评价过程,形成家庭、学校相结合的教育合力,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
(二)在评价实施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1.评价主体互动化。一方面为学生提供信息,另一方面也可以给学生反馈信息,使学生通过信息比较,认识自己在团体中的位置,实现评价主体间的双向选择,沟通和协商,使学生最大
程度地接受评价。
2.评价内容多元化.注意学生综合素质的考查。尤其是对个体独特“质”的考查,只有“质”性的评价方法和量化评价方法相结合、才可以有效地描述学生全面发展的状况。
六、学生评价工作的管理——目标管理
分类教学工作在我校全面开展,学校要根据《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分类教学的学科教学,思想教育和特长发展的总目标,并逐级把目标分解,层层落实到各年级、任课教师。充分发挥分类施教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努力克服盲目性和随意性,保证分类教学的顺利进行。
黄村镇平原小学
2016年9月
课改师生评价方案
2016—2016学年度
课改师生评价方案2017-07-31 15:30:45 | #3楼回目录
课改师生评价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南,以县校《课改实验方案》为依据,大力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理念,积极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改革评价的方式方法,改进评价的手段和工具,建立多元化、多样化的评价制度和评价机制,努力发挥评价是为了促进发展的功能,特制定本方案。
二、工作目标
建立“以学论教”的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形成以教师自评为主,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综合评价制度,构建旨在促进教师不断提高与发展的评价体系,使教师在自我学习、反思、改进中不断提高,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能力的培养者,人生的收路人,教育教学的研究者以及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
三、主要任务
(一)转变评价观念,以促进发展为评价目的
1、破除惟“学生学业成绩”论教师工作业绩的传统做法,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指标体系。既以学生的全面发展状况来评价教师,又关注教师自身的专业成长与需要。
2、强调以“自评”的方式促进教师教育教学反思能力的提高,积极倡导建立教师,学生、家长和管理者共同参与的,体现多渠道信息反馈的教师评价制度。重视教师在自我教育和自我发展中的主体地位。
3、打破只关注教师的行为表现,而忽视学生参与学习过程的传统的教学评价模式,建立“以学论教”的发展性课堂教学评价模式。强调课堂教学重在关注学生的的行为表现、情绪体验、过程参与、知识获得以及交流合作,使“教师的教”真正服务于“学生的学”。
(二)明确评价的内容和标准
对教师的评价主要包括教学评价和素质评价两个方面。
1、教学评价
(1)教学目标:即知识、能力、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2)教学设计;创造性地设计出使学习内容非常适合学生学习的经历、兴趣、知识水平、理解力和科学合理的教学方案。
(3)管理学习环境:合理恰当地利用时间、设备、教材、媒体、校外学习资源等去营造和管理好学习环境,为学生的学习提供必要的时间、空间、资源。
(4)促进教学;会组织学生的讨论研究,能认识学生间的差异,并有相应的做法和措施鼓励全员参与学习,善于创设学习氛围,和学生建立民主、平等、友好的师生关系。
(5)对学习的评价与指导。教师会使用多种方法系统地收集学生能力发展的数据,并善于分析评价数据,促进教学改进,指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并向学生、家长、教师及决策人员报告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效果,帮助学生查找问题与困难,指导学法,制定改进与提高计划,建立信心。
(6)课程的开发。能拓展和延伸知识,整合知识,不拘泥于教材,多融合边缘学科,普于从生活实际和实践中以及学生的经历体验中汲取学习的素材和养料,使学生理解知识,增长知识,增强能力。
2、素质评价
(1)职业道德。爱心、正直诚实、公正、上进、奉献与热情,健康心态。
(2)学科知识。掌握概念正确,应用方法灵活,了解动态与发展,熟悉基本体例,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
(3)教学能力。具备良好的知识,并能将其通过精心计划的、有趣而有效的教学方式教给学生,能够通过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持续而有效地掌握学生的进步情况,并且采用有效和革新的措施来巩固评价的成果,拥有出色的学生管理技能,形成良好的纪律,建立积极的师生交往,体验积极的情感,赢得学生的尊敬,能够激励他们敢于质疑,勇于创新和超越自己。
(4)文化素养。热爱自己,有良好的阅读习惯和获取新知识的意愿,能够主动地从实践中不断总结、学习新知,具备基本的百科常识和生活常识,能够较为自如地应付日常生活的需要,并可灵活地在各知识点间建立联系,对祖国文化的了解和热爱,熟练掌握祖国文字,具备较高的礼仪水平。
(5)参与和共事能力。能参与学校、教研组及本学科的发展规划,并提出可行性的意见和建议,要参与制定和实施同事们的专业进修计划,能与家长、学生、同事建立良好的关系,在同事中有好朋友。
(6)反省与计划性。制定并有效地实施个人发展计划、工作计划(包括月、学期、学年),并具有随环境变化的调整能力,计划制定中能考虑年龄、性别、学生班级特点及有关人员的意见和建议等诸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建立反省习惯,(可分天、周、月、学期等形式),在反省结果和下一期计划之间应建立联系。
(7)具备讲、写、画、操作和实践的能力。
(三)评价原则
1、注重过程。2、促进发展。3、强调综合。
4、重视质性。5、主张多元。6、提倡多样。
(四)评价的方式与方法
1、评价方式以“自评”为主,兼顾生评、家长评、师互评、管理者评相结合。
2、主要方法
(1)检查教师的各种教学材料和文件。
(2)观察教师的课堂教学—听课。
(3)调查问卷。
(4)教学日记。
(5)周期性工作总结。
(6)自查量表。
(7)自我分析表。
(8)访谈与座谈。
(9)公开课。
(10)教科研活动。
(11)自查报告。
(12)家长开放日。
四、保障措施
1、提高认识,转变观念,把评价工作当作课程改革的“重头戏”来抓。
2、建立组织,明确责任,确保实施。
3、认真收集分析反映教师教学和素质发展的资料和证据,明确其改进要点,帮助制定改进计划。
4、依据教师的个人特点,利用迁移的原理或激励方式,因地制宜的进行指导。
5、努力为教师提供培训和自我发展的机会,促进教师不断改进和提高。
五、组织机构;客坊中学教师评价工作领导小组
组长:刘方钦
副组长:黄思发刘方万
组员:各教研组长
学生评价方案
一、指导思想
为了深入理解,贯彻课改精神,推动课改活动进程,倡导“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课程评价理念,构建科学的评价体系,丰富评价方法,改进评价手段,完善评价实施过程,建立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评价制度,发挥评价的激励与功能,故制定本方案。
二、实现目标
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师不断提高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在综合评价的基础上,更关注个体的进步和多方面的发展潜能。培养出适合时代发展需要的身心健康,有知识,有能力,、有纪律的创新人才。
三、具体工作
(一)实现认识的转变
1、淡化甄别与选拔,重视发展,实现对学生评价功能的转变。更关注学生掌握知识、技能的过程与方法,以及与之相位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
2、关注个体差异,重视综合评价,实现评价指标的多元化,从过分关注学业成绩逐步转向对综合素质的考查,以适应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
3、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强调质性评价,实现评价方法的多样化。从过分强调量化逐步转向关注质的分析与把握。
4、强调参与互动,自评他评相结合,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被评价者从被动接受评价逐步转向主动参与评价,改变以往以管理者为单一主体的现象,建立由教师、学生家长、管理者,甚至包括专业研究人员共同参与的交互过程,体现教育过程逐步发展的民主、人性化的进程。
5、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相结合,注重过程,实现评价重心的转移。从过分关注结果逐步转向对过程的关注。只有关注过程,评价才可能深入学生发展的进程,及时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遇到的问题,所做出的努力以及获得的进步,这样才有可能对学生的持继发展和提高进行有效的指导,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才有真正发挥作用。
(二)明确评价内容和评价标准
1、学科目标。学科目标以各课程标准为依据,各课程标准已列出学科学习目标和各学段应达到的标准,并提出了相应
的评价建议,评价应结合标准进行。
2、道德品质。爱祖国、爱人民、爱劳动、爱科学、爱社会主义;遵纪守法、诚实可信、维护公德、关心集体、保护环境、自信、自尊、自强、自律、勤奋;能对个人的行为负责,表现出公民所应具有的社会责任感等。
3、学习能力。有学习的愿望与兴趣,能承担起学习的责任,能运用各种学习策略来提高学习水平,能对自己的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进行反思,能把不同的学科知识联系起来,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问题,具有初步的探究与创新精神等。
4、交流与合作。能与他人一起确立目标并努力去实现目标,尊重并理解他人的处境和观点,能评价和约束自己的行为,能综合地运用各种交流和沟通的方法进行合作等。
5、个性与情感。对生活、学习有着积极的情绪体验,拥有自尊和自信,能积极乐观地对待挫折与困难。表现出勤奋、独立、自律、宽容和自强不息等优秀的个性品质。
(三)评价原则
1、建立评价学生全面发展的指标体系。不仅关住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
2、重视采用灵活多样、具有开放性的质性评价方法,而不仅仅依靠低笔考试作为收集学生发展证据的手段,关注过程性评价。
3、考试只是一种评价学生的方式,要将考试和其它评价的方法,如开放性的质性评价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全面描述学生发展的状况。
(四)评价方法
1、自我评价、教师评、同学评价、家长评价。
2、考试、测验、辩论、答辩、表演、产品制作、论文撰写。
Copyright 2015-2022 北方时尚网版权所有 备案号:京ICP备2021034106号-50 联系邮箱: 55 16 53 8@qq.com